秋天通常是收获的季节,不过今年受疫情管控和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,全球资本市场总体都颇为惨淡,大多数人至今仍颗粒无收,有的甚至亏损累累。很多A股投资者原本期待本月政策面会吹些暖风,能出台一些利好经济和股市的措施,结果依旧风平浪静,令大家原本脆弱的投资信心又进一步跌落。其实如果有人能读懂我上一篇文章,能明白我为何对中美股市有着不同预期,或许就不会产生某些过于天真的想法了。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,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过去的经验和套路,而对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出现的新现象视而不见。比如说我们的生育政策,以前一直倡导的是计划生育,现在则是鼓励二胎和三胎。再比如同样一部电影,前些年有关部门还将其当作优秀作品来推广宣传,现在却成了禁片不允许任何地方上架,这就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完全不同结果。而股票交易市场,作为一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,在我们这种环境下,不太可能像欧美股市那样去发展,而且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,中国股市都有着不一样的定位,其功能和重要性也就不尽相同,如果投资者脱离了现实的大环境,盲目去照搬欧美股市的经验,或是A股过往的一些成功套路,就很容易成为被市场收割的对象。
在这个无风的秋季,鉴于日渐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,很多人似乎都开始焦虑,而且不仅仅是股民,各行各业、各个层次的人都有。由于在这个社会里避免不了和人接触,这些人的焦虑和恐惧或多或少也传递到了我身上:比如今天这里出了什么事,感觉看不到希望了;明天那里又发生了什么,一幅天快塌下来的样子…如果我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话,会很容易被这类情绪所带动,然后盲目地去扎堆跟风。这些传递焦虑的人,对很多事情通常都缺乏预判和前瞻性,也很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,一旦出现了什么不好的状况,除了搬运信息和不断抱怨,完全没有任何应对的措施和方法,只能人云亦云。所幸我不是一个容易受干扰的人,一直都能清醒自己适合做什么,需要的是什么,所作所为大体都遵从自己的内心,而很少去随波逐流。但凡熟悉和了解我的人,都会发现我一直都比较乐观上进,而很少悲观和沮丧,其实我很多经历和大部分人都近似,其他人承受过的所谓苦难和煎熬,我一点也没落下,不过我习惯对任何事情都提前做最坏预期,然后再思考万一发生这种预期后,我有没有能力承受,该如何去应对。比如说股票投资,买入之前我会想要是这只股票不幸踩雷退市了,对我的投资会有多大影响?或者是我的整个股票资产不小心给清零了,我还能不能正常地生活?将诸如此类的极端风险考虑进去后,我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,哪些事情不该做,比方说我从不考虑融资和负债投资,就是担心万一投资失败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和正常心态。一旦对未来的事情做了最坏预期,而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后,就很难会陷入到焦虑与恐慌的状态,因为绝大多数事情都会比之前预期的要好,一旦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,内心自然就轻松快乐许多。
本月又到了三季报披露的高峰期,受业绩和未来预期不同的影响,个股之间的分化也非常大。颇感幸运的是,本月所持的股票大幅反弹,市值强劲回升,今年美股已经由亏转盈,A股市值也即将回到年初的位置。A股市场虽然整体走弱,但软件信息类的股票走势相对强劲,而我主要配置的也是这个板块里比较优质和稳健的公司,加上持有的股票估值偏低,分红合理,相对而言还算是安全的。从未来几年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,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可能是要加强,或许会催生出一些投资机会,但能否出现特别优秀的企业,那就不好判断了。美股方面,前3只重仓股走势都较为稳定,尤其是NV5走势完全独立大盘,不断创出历史新高,颇有些当年大华的风范。通常对未来大环境不看好时,我都会对持仓品种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(具体原因以前的周记有过详细说明),将资金集中到我最有把握的股票上,比如08年下半年,我就曾全仓一只股票,假如我今年美股全都集中到NV上,相信心态会更加的轻松。可惜美股的流动性和现在的资金规模,已经没办法复制当年这种模式,而只能采取适度多元化的持股策略。既然是多元化,那肯定就更容易遇到自己的认知盲区,也就更容易遭遇风险,所以尽管今年几个重仓品种表现很强势,但还是有少数几只个股跌到惨不忍睹,特别是暴涨暴跌的科技类股票,比如曾经的大牛股MTCH,今年跌幅已接近70%,所幸前两年减持到了负成本,不然现在也是颇感郁闷的。在此也要特别提醒那些喜欢跟风的人,因为我持有的美股品种较多,有的仓位重,有的仓位轻;有的研究透彻,有的可能没太大把握,甚至会踩雷掉坑,万一你不幸押到一只暴跌的股票,而且还是重仓,那就会很麻烦。所以我强烈建议任何人,不要去盲目地抄别人作业,这既是对你自己负责,也能减轻别人的压力。很多人都喜欢到处打听我的操作,其实这没有任何意义,说到底我跟大家一样都是韭菜,只是品种和生长周期不同罢了。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个武功盖世的高手,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你在准备收割别人时,可能自己早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。